• 索 引 号:011336909/2025-16107
  • 文  号:
  • 发布机构: 咸宁市人民政府网
  • 主题分类:政务督查
  • 有 效 性:有效
  •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27日
  • 名  称: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

字号: 分享到:


一、提案办理工作基本情况

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以来,交由市政府办理的提案共113件,其中集体提案35件,委员个人和联名提案78件。经过登记、分类和梳理研究,这些提案分别交由86家单位承办,其中主办单位35家。从办复情况来看,承办提案均已及时办理回复,办复率达100%。从委员反馈意见来看,满意率达100%。从办理情况来看,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或已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的(A类)101件,占承办提案总数的89.38%。正在解决或有关工作已启动的(B类)12件,占承办提案总数的10.62%。

二、提案办理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市政府将提案办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重点工作统筹谋划系统施策、一体推进综合考评。今年办理的提案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内容深刻实际,既着眼于群众身边的实事小事,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聚焦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模式。办理108号《关于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建议》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同志亲自领办,召开专题会议督办推进。赤壁市羊楼洞港试点成效2024年7月顺利通过省级专家终期评估,试点经验全省推广。同时在全市符合条件的小流域中筛选扩面,形成“1+5+5”的工作格局,已启动的8条小流域规划项目317个,已完工215个赤壁市羊楼洞港小流域累计实施生态治理项目6个,总投资2992万元,实施产业项目17个,总投资1.58亿元,新增市场主体250家,新增就业创业814人;2023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9万元,同比增长16.8%,城乡收入比从1.74缩小至1.57。咸安区向阳湖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完成新增垦造水田5632亩,实现2.2万亩耕地集中连片。崇阳县东堡港小流域发展各类中药材1000余亩、果蔬1300余亩如办理第039号《关于持续加强老旧小区改造 提升长效管理的建议》我市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全市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将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710个住宅小区纳入改造计划,预计投资额39.37亿元其中第一批434个小区已全面完工,完成投资额22.59亿元。第二批增补计划276个小区,已全部开工,已完工21个。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和中央预算内支持资金约8亿元;推动居民合理落实出资责任,直接出资50.96万元,共同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同时统筹各部门政策资金资源,推动全市25个完整社区试点建设,已全部完工。对2019-2024年纳入改造计划的1398个老旧小区党支部、物业企业党建、“红色业委会”实现“三个覆盖”。

(二)聚焦经济建设,做强产业支撑。如办理第113号《关于加快数字产业发展的建议》出台了《关于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接续政策的通知》《咸宁市智能化制造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咸宁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等政策。我市获批湖北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获省级财政资金3000万元支持;指导46家企业申报省级企业上云补贴,获省级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218万元;为41个项目争取省级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9185万元。全市共有2家企业入选国家工信部5G工厂名录;奥瑞金包装获评2024年湖北省无人工厂示范项目;红牛饮料获批2024年湖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2家企业获批2024年湖北省第一批5G工厂,3家企业入围2024年湖北省第二批5G工厂;35家企业获批湖北省2024年度先进级智能工厂。选派省市两级“科技副总”70名,累计促成科技成果转化78项,为企业培训2191人次,引进人才147名,达成项目协议77项,达成协议金额1.53亿元。2024年1-10月,全市信息传输和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21家,累计实现营收42.65亿元,同比增长64.6%。又如办理第069号《关于做大、做强农机制造产业的建议》。支持通山县与中车城市交通有限公司、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投资50亿元建设中车农机产业园项目,年产值约20亿元。协调园区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对农机产业园建设给予厂房搬迁补贴、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共1亿元;投产后还将给予销售补贴、技术研发补贴共4000万元。支持星光玉龙机械公司申报“农机装备补短板核心技术应用攻关”项目,已获省财政拨款100万元,第一批资金60万元已到位批资金40万元已拨付至通山县财政局21个产品纳入了省厅农机补贴采购目录,平均补贴21600元。园区链主企业星光玉龙公司产品已纳入百威英博啤酒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采购系统。

(三)聚焦民生服务,兜牢保障底线。如办理第017号《关于有效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推动三孩生育配套政策落地见效的建议》我市积极探索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全市具备托育条件的幼儿园237家,已开办托班的66家。申报社会办托育项目42总投资2.54亿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11亿加强医育结合,2023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4500万元,依托市妇幼保健院建设市级公办托育综合服务中心;2024年争取省级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400万元,建设崇阳县妇幼保健院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开展托育机构示范等级评审工作,出台了《咸宁市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等级评审工作方案》,评选出全市一级托育机构20家,奖补100万元。获评省级示范托育机构5家,典型经验案例被国家、省两级卫健委收录。开设托育相关培训机构21家,2023年开展技能培训2036人,补贴资金177.93万元;累计线上培训育婴师2485人。在公共场所建设母婴室23个,累计服务群众9.7万人次建成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站点1000余个。又如办理第070号《关于推动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效运行的建议》。我市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咸宁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咸宁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等政策文件,全市累计开办幸福食堂76个,市城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达54%。在全省率先推出养老服务人才大规模培训计划和激励保障机制,自2022年以来,累计完成了2万余人的养老护理培训和4000余人的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2023年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获评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承办了全省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提前完成“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任务5766户,在全省率先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动态全覆盖,累计完成改造10234户。累计获国家、省级支持近3000万元,建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259个,覆盖率达136%;农村互助照料中心739个,覆盖率达83.7%。今年5月,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与省康养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投入2140万元打造中高档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养老床位200张。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建成幸福合作社试点50个,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采编报道,安徽省委主要领导专门批示并安排专班来咸考察。

(四)聚焦生态保护,呵护绿水青山。如办理第023号《关于推进淦河流域(上游)河道、河堤治理的建议 》。在淦河上游完成了重点山洪沟鸣水泉防洪治理工程等7个项目建设,总投资1.99亿元,共完成干支流河道治理50.15km重要建筑物2处。组织实施咸安区重点山洪沟治理项目,共投资3179.08万元,对淦河上游2个重点山洪沟进行防洪治理,已完成97%的进度实施淦河二期系统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7193.84万元,提升淦河主城区防洪能力至50年一遇设计标准。实施淦河源头三十六人泉水源地综合整治工程,投入资金50余万元,有效提升了淦河源头水质。投入资金281万元,开展淦河勘界立桩,划定淦河保护范围5.23km²。投入1.18亿元对淦河上游5座拦河闸进行生态改造,已完成80%的进度开展河道“四乱”问题整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累计立案查处“电毒炸”违法案件3起,清理“地笼网”等违禁渔具1000余米。2023年,淦河总体水质为Ⅱ类,获评全省8个美丽河湖之一,入选全国88条母亲河复苏行动河湖名单2024年,入选水利部全国24条幸福河湖优秀案例,全省唯一。又如办理第028号《关于在城区建设垃圾分类主题微型公园的建议》。我市打造了咸宁市十六潭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是我市首个生活垃圾分类环保教育的研学示范点,总景观建设面积为2056㎡,建有一座面积约138㎡的垃圾分类主体宣教馆,已累计接待了全市中小学校师生和市民近1.5万人次参观研学同时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使用香城都市报在市城区人流量较多区域的88块阅报栏广告位开展宣传。市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垃圾分类工作60余次,在咸宁综合广播电台播放垃圾分类公益广告。常态化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五进”等宣传活动60次;发放《咸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生活垃圾分类知识100问》10万余册。借助全国第二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契机,组织了“践行新时尚 分类志愿行”主题的宣传月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市民对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

二、具体做法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市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议,提出“庄重办、商量办、一起办、持续办”工作方法,要求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加强与委员的沟通联系,务实推进提案办理工作,认真听取评议意见,进一步提高办理实效,切实提升政府公信力与行政服务水平

(二)规范办理,健全流程。4月1日,市政府政务督查室充分征求意见后,召开提案承办单位调整协调会,确保分办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419日,市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了交办会,明确了承办单位、办理期限和办理要求。要求各承办单位在提案办理过程中,严格遵循“先协商、后答复”的原则,完成接收、登记、分类、交办、承办、催办、审核、答复等工作闭环落实“三坚持”“三对照”和“两规范”“一公开”要求,依法依规、按时保质完成提案办理工作

(三)加强沟通协商办理一方面,各承办单位与委员加强联系,确保沟通了解在前、协商办理在中、起草答复在后,把握提案的核心思想,提高委员的参与度,确保办理答复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主办单位与会办单位加强沟通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共商办理方案、协同完成答复。

(四)务实办理,提高质效。市政府聚焦“庄重办、商量办一起办持续办”的工作方法,把办理提案作为优化行政服务、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结合全市重点工作,统筹推进事关重大项目建设、事关重点民生实事、事关稳增长促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办理一件提案、解决一类问题、推动一方面工作,力争解决源头问题,健全长效机制,切实改善民生。

)强化督查,长抓考评市政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督导督查作用,突出抓好各个环节,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办理工作,对委员反馈不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提案进行专项督办,要求承办单位及时对承办建议“回头看、再办理、再答复”,推动每件提案都落地有声,力争委员满意度持续保持100%。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年,全市提案办理工作市政协的指导和承办单位的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各位委员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一是有的提案办理过程中委员沟通联系不够紧密;二是有的提案办理质效仍有提升空间;三是创新工作方法的力度还不够大。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提出的重要要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工作要求。一是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坚持提案办理工作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以办理工作为载体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办理工作再上新高度二是聚焦重点,优化流程更加注重解决事关重大项目、事关民生实事、事关稳增长促发展等重点问题,将提案办理工作与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要任务、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相结合。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提升委员参与提案办理过程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提高提案办理质效。三是持续推进,注重实效。持续跟踪提案办理长效施惠情况,坚持“庄重办、商量办、一起办、持续办”工作方法,把提案办理情况纳入政府工作考评的重要指标,确保已承诺事项落实到位,促进各件提案高质量办理。


责任编辑:但堂丹
附件:
Baidu
map